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母亲小了(沈克让)

发布时间:2020-05-17 09:25:36 来源:界首站 责任编辑:应连飞 阅读量:701
母亲节又到了。每到这个时刻,对一生劳苦坚强的父母总有一颗激动的心在沸腾,89岁的母亲,88岁的父亲。我温暖的家。                                           


     

   【作者简介】沈克让,男,1965年10月生,中共党员,高级教师,阜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临泉县作协会员,现就职于临泉县高塘镇杨新中学,系临泉县语文骨干教师,县第三届教坛新星,颍淮乡村好校长,获得过县委县政府和市局多次表彰,常于工作之余吟咏作诵,现存律诗绝句等韵文2000余首。


      母亲节又到了。每到这个时刻,对一生劳苦坚强的父母总有一颗激动的心在沸腾,89岁的母亲,88岁的父亲,我温暖的家。

                                                                                                                                                                ——题记

 

        耄耋之年的母亲今年已八十九岁了。岁月的刻刀惭惭噬啮了她的躯体,削蚀了她的心智,把顶风逆雨、志向如虹的母亲变得如同一个孩子,身变矮了,心变窄了,人也被弃置“无用”了——母亲变小了。

        从我记事时起,母亲的坚强与忍耐就深深刻在我的灵魂里。在文化革命时代,家庭成份高孩子又多的大人是政治没地位人格没尊严的。三十多岁的母亲尽管体弱多病,但带病参加队里劳动担当一家人生活艰苦而倔强支撑的情形我记忆是清晰的。那时,白天劳动夜晚纺线做衣教儿数数认字从不疲倦。时代之火淬就了母亲的筋骨和性格。

        在包产到户后,母亲更是起早贪黑下地劳动,肩挑星辰,头顶风霜,日子过得也能和别人家一样了。

         那时的母亲高高地矗立在我的心上。

        可现在,母亲小了。

        母亲的身材变矮了。我小的时候,母亲永远高于我。那时,上地劳动,长长的锄把被母亲斜斜地伸长在庄稼地里,弓身干活的母亲总是比锄把高半截身子,长出的大豆到母亲的腿肚,小麦到母亲的腰窝。夜晚,如豆的油灯下,坐在蒲团上纺线的母亲也比因背不会书而罚跪的我高出半个头。那时农村都是土坯茅屋,厚厚的墙,低矮的门,高高的门槛,母亲进出屋门总要低一下头,生怕磕住门楣。可现在,母亲矮了,瘦削,佝偻,孱弱,站在他儿女身边仅到儿女的心窝处。拄着竹杖,踽踽行走在村里的水泥路上,常被人看不见,一次差点被一个用架子车拉玉米杆的人卷身车底。

        现在儿女都有车有楼了,母亲走进儿的楼门,拄杖仰望门楣,如同孩儿当初仰望在树上摘槐花的母亲。一次,母亲看见孙子开车来看她,欢喜的迎接,车前的引擎盖比她还高。

        但看着重孙子就高过她半头后,母亲总是幸福地笑。

        母亲的活动范围小了。母亲虽说一辈子未出过远门,但年轻时曾被父亲用车子拉着到几十里外的城里看过病,见过城市的街道和楼房,尽管那时的城市不如现在的村庄。她也曾赶集市买过东西,见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但现在母亲只能游走在本来就小的村庄小路上了,在南北不过百米东西也就百米的小村里看春天的花开,听夏荫的鸟唱,嗅秋天的果香,吹冬天的寒风了。

        她的交际范围变小,见闻老旧了。母亲不知村外事,嘴里老讲过时闻。现在,尽管每天也能看看电视,但眼花耳背,只看屏幕变幻,不知播放是何。她所讲的是她记忆里的新鲜。她能把她童年、青年的故事讲上百遍千遍,也只有她的儿女能喜欢当听众了。

        母亲的心气也变小了。现在,老说自已没用了。在我小的时候,总是给我讲我大老爷的学生李克让的故事。我大姥爷很渊博,过去办学教私塾。一个孤儿讨饭后无趣,总爱在学堂的窗下听孩子读书,听老师讲课,结果,学堂内的孩子还没学会,学堂外的孩子已记得滚瓜烂熟。我大姥爷很喜欢,便收归门里,免费教授。这个孩子刻苦用功,学有成就,解放后当了某县的县长。母亲给我取名克让就是把他做我的榜样,激励我争气,上进。也因此,我稍一懈怠或顽皮,总是挨母亲手中的枝条或罚跪。尤其文革期间唯成份论,尽管地主成份的孩子没有考学资格,但母亲也不灰心没放弃,她说,有了知识,就是学剃头也比人家剃的好些!所以,母亲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她上过大姥爷的学,对我从小便严加管教,促我上进。我进步,母亲志未已。可现在,我志不灭,母亲却因年迈,常自语“无用”了。唉!

        母亲现在像个孩子,每天总站在门口张望,盼望儿女能围在她身旁,就像我们小时盼望母亲下地回来给我们做吃做穿一样,尽管还是那个家,尽管儿孙满堂,但房子大了,高了,多了,但儿女在身边的机会少了。像秋风中瑟瑟的小树,母亲在夕阳中渐渐渺小,那夕阳下的山脉绵长,永亘。但愿我们这些做儿女的能像儿时把父母当靠山一样做父母的靠山,让父母在夕阳中温暖如初吧。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ahfangtan.com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本网动态
尹晓松 2024-11-11 16:59:57
李岩芯 2024-07-19 11:47:00
尹晓松 2024-07-15 08:47:22

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安徽访谈网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华人英才》杂志社网络中心 主办  法律顾问:合肥淮商律师事务所 赵健志律师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网站自律管理承诺书  举报邮箱:fuyangxx@126.com

工业信息化部许可/备案号:皖ICP备2021017813号  

Copyright 安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下载.png  timg.jpg


   

皖公网安备 341203020000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