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高增长!我省创新能力连续八年居全国第一方阵

安徽新闻网讯(记者 汪永安)记者从日前在合肥召开的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2019年以来,全省科技系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源头创新实现新突破,产业发展继续高增长,全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方阵。
源头创新实现新突破,国家实验室创建取得决定性进展,长鑫公司等7家单位争取科技部项目(含拟立项)9项,国拨研发经费近19亿元。“墨子号”实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保密通信、动态随机存取存储芯片实现量产、自主研发的8.5代超薄浮法玻璃基板成功国产等一批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接连涌现。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636家,较上年净增加1233家,其中营业总收入10亿元以上的196家,百亿元以上的17家;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2%、13.7%。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2019年全省吸纳、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为610亿元、452.7亿元,吸纳输出技术合同交易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并稳定实现我省科技成果转化“进”大于“出”。
科学防控疫情支撑有力。疫情发生后,我省科技界迅速进入“战时状态”,聚焦临床诊疗、检测诊疗智能化、防控装备以及中医药干预等方面,组织实施了3批16个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并取得明显成效。“托珠单抗”免疫治疗方案进入国家诊疗方案;电荷吸附核酸提取试剂盒及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成功研发;1200风量基于菌毒防控的空气通风净化装备已在30多个单位完成了示范应用。炎症免疫性疾病安徽省实验室、生物医学与健康安徽省实验室已列入第二批“一室一中心”。
科技创新动能更加强劲。落实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全年兑现创新政策补助1880项,经费3.68亿元。新认定第二批8家“一室一中心”。认定22家省重点实验室、8家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9年、2020年分别立项实施省重点研发计划404项、428项,2019年立项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176项。探索实践定向委托方式,实施首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去年全省共有9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奖。长三角一市三省科技部门签署《共同创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框架协议》。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创新成果展在芜湖成功举办。立项实施首批长三角联合攻关专项16项,积极完善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2.0,长三角专家库累计入库专家4万余名。
据不久前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我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居全国第10位、中部地区前列,连续8年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一方阵。
相关阅读
- 1 匹克集团向阜阳捐赠爱心篮球,助力青少年体育发展
- 2 红色小管家携手小学生:为雷锋雕塑上色,让雷锋精神绽放新光
- 3 父子双宰相,一门八翰林------清朝宰相张英为桐城双河尹氏 续修宗谱作序欣赏
- 4 兵安消防"汇聚拥军力量,筑牢安全防线"主题活动圆满成功
- 5 深耕国际教育廿六载:余海燕校长的“长期主义”与安徽国际教育样本的崛起 | 安生刻度第6辑
- 6 灵蛇启智逍遥娃,童心翱翔新征程——合肥市逍遥津小学教育集团2025年春季开学典礼暨第八届创意节活动
- 7 “皖美冰雪,逐梦未来”---热烈祝贺安徽省滑雪协会一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成功举行
- 8 四知堂龍舒杨氏宗亲接谱仪式:传承家族荣耀,弘扬姓氏文化
- 9 百年老店 “洞天春”开启新篇章,“夏卤记”贯清路店隆重开业
- 10 颍东区新联会成功举办第一届第四次会员大会暨新年联欢晚会
- 11 书香助残 共绘残疾人多彩生活
- 12 筑梦前行 共赢未来 合肥市永康商会18周年庆典活动隆重举行
- 13 合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蓝天一行赴温州交流考察
- 14 金种子酒:被阜阳人抛弃的本地品牌
- 15 阜阳至淮滨高速公路安徽段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