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殡葬全免费”模式,早该全国推广了?
网络配图
前段时间,《中国青年报》报道了一则新闻。山东沂水县高庄镇门庄村老人许立山的追思会在低沉的哀乐声中举行。村支书张德全致悼词,宣读老人生平简介,与其亲人一起送老人最后一程。“这一改革,真是好!俺爹的后事,基本上不花钱就办完了,老人走得有尊严,我们做子女的也有面子。”许立山的儿子许世才说。许世才口中的“改革”,正是沂水县的“殡葬全免费”政策。
丧事大操大办、薄养厚葬、装棺再葬、散埋乱葬等,曾是长期存在于全国许多地方的陈规陋习。这些现象不仅导致殡葬难、殡葬贵、“死不起”“死人与活人争地”等弊端丛生,更与移风易俗、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格格不入。沂水县从2017年5月开始实施的“殡葬全免费”改革,则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借鉴。去世者的遗体运输费、火化费、骨灰盒费和公益性公墓使用费、墓碑及刻碑费等相关费用全部纳入县乡两级财政;殡仪馆由自收自支单位改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回归公益属性;推广“追思会”等新型丧葬礼仪,既尊重逝者,又为生者“挣”足面子。
直观地看,“殡葬全免费”对于地方财政的确是一笔数额较大的支出款项。据相关统计,沂水县每年去世人口约8500人,县财政为落实该政策,每年需要投入2000万元左右。但着眼于优环境、改陋习、树新风的民生账,最终确实诞生了一份优异成绩单:截至2021年4月13日,4年多的时间里,共有34451户逝者家庭享受到“殡葬全免费”政策,户均减负2.5万元,新去世人员进公墓安葬率100%,累计节约社会殡葬支出8亿元、土地1000多亩、木材3万立方米。
其实,很多民众对逝前修坟、装棺再葬、相互攀比、丧事大办等并不认可,甚至颇有怨言。但受传统观念影响和碍于乡邻情面,又不得不“随大流”。如果相关部门能主动担当,大胆作为,这些陋习积弊自然会在“得民心、顺民意”的过程中逐渐被摒弃。据报道,全国已有22个省份的350多个地区到此考察学习,期待“殡葬全免费”早日推向全国。
上一篇: 六安启动疫情问责,处理多个单位及个人
下一篇: 人口普查:官方数据公布1752万!
相关阅读
- 1 匹克集团向阜阳捐赠爱心篮球,助力青少年体育发展
- 2 红色小管家携手小学生:为雷锋雕塑上色,让雷锋精神绽放新光
- 3 父子双宰相,一门八翰林------清朝宰相张英为桐城双河尹氏 续修宗谱作序欣赏
- 4 兵安消防"汇聚拥军力量,筑牢安全防线"主题活动圆满成功
- 5 深耕国际教育廿六载:余海燕校长的“长期主义”与安徽国际教育样本的崛起 | 安生刻度第6辑
- 6 灵蛇启智逍遥娃,童心翱翔新征程——合肥市逍遥津小学教育集团2025年春季开学典礼暨第八届创意节活动
- 7 “皖美冰雪,逐梦未来”---热烈祝贺安徽省滑雪协会一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成功举行
- 8 四知堂龍舒杨氏宗亲接谱仪式:传承家族荣耀,弘扬姓氏文化
- 9 百年老店 “洞天春”开启新篇章,“夏卤记”贯清路店隆重开业
- 10 颍东区新联会成功举办第一届第四次会员大会暨新年联欢晚会
- 11 书香助残 共绘残疾人多彩生活
- 12 筑梦前行 共赢未来 合肥市永康商会18周年庆典活动隆重举行
- 13 合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蓝天一行赴温州交流考察
- 14 金种子酒:被阜阳人抛弃的本地品牌
- 15 阜阳至淮滨高速公路安徽段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