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界首诗词群》黄广奇 秦敬国 ||【阜南柴集镇采风组诗专刊】//安徽访谈网 欢迎您
柴集中心学校采风有感(十首)
文/黄广奇
一入黉门情满怀,园丁五育栋梁材。
书山共步登高处,学海扬帆驶未来。
小润河畔贾老庄印象
小润河流岁月长,柴荣饮马伐南唐。
沧桑野景桃花渡,今傍将军勇武乡。
访颍西倪家
倪家豪富甲柴集,万贯资财化作泥。
唯有善行能获众,口碑传世与名齐。
普善村红薯
普善村边红薯良,赤根碧叶保人康。
能兼菜食生佳味,也助除贫富一方。
柴集铁神庙
四柏苍苍耸入云,石碑林立刻经文。
世传道德教天下,感化人心敬老君。
柴集后湖村
后湖今是美乡村,周帝柴王此处根。
曾育督军成大业,地灵水秀出豪门。
后湖千亩桃园观后
春至桃林千亩花,结成熟果满枝丫。
团团蜜意呈来客,更送新甜到万家。
美鲜果葡萄种植基地一览
葡萄架架大棚栽,掛满珍珠引客来。
农乐园中蓝宝石,巧为村户广招财。
注:蓝宝石是萄萄中的一个品种名。
后湖古井的传说
亭中古井湧甘泉,托意龙蛇数百年。
造福乡民无以报,方才代代戏言传。
访后湖阜南县五七大学旧址
后湖毓秀兴文教,鲁省流亡政府来。
携带黉门移校处,曾经大学育人才。
【作者简介】黄广奇,安徽省界首市人,五零后。退休干部。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阜阳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界首市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作品散见有关纸质诗刊和微刊。
阜南柴集镇见闻(十首)
文/秦敬国
古镇初识
淮河北里颍州西,古镇访寻桃李蹊。
史迹钩沉石碑字,天风拂去铁神泥。
高楼筑起添医院,美果增收扩圃畦。
水润桑田流雅韵,龙盘老井听莺啼。
书声朗朗
驱车访柴集,入耳读书声。
重教昌兴地,传承壮盛名。
钢琴弹古韵,雏燕舞新坪。
今日乡隅雀,他年起凤鸣。
菩萨蛮.观锄经堂
宗祠一座昌鸿运,锄经堂里传家训。倪氏外迁来。颍西花散开。
万金终散尽,显贵空名分。仙境有无埃?阴间更费猜。
后湖村一瞥
后湖村史跨千年,柱杖皤翁说早前。
但见新楼墙脚下,空留倪宅几层砖。
注:倪宅指民国时颍州首富倪步蟾在后湖村旧家。
铁神庙前思(新韵)
香客虔诚敬铁神,门前刺柏受烟熏。
磕头只为求福报,道德真经早示人。
天净沙.五七干校旧花园(新韵)
青砖黛瓦黄枫。近观传说‘牛棚’。
往事今成旧梦。‘五七’门洞。但听机器轰隆。
赞美鲜果葡萄种植基地
但见农田覆大棚,葡萄园里唱黄莺。
而今耕者出才俊,采撷阳光进百城。
注:“阳光”指阳光玫瑰葡萄。
后湖桃花园
(一)
霜降桃园瘦,人来本色寻。
诗囊装妙句,待对后湖吟。
(二)
霜降桃枝瘦,林无往日喧。
莫生萧瑟意,心驻武陵源。
三孔桥头话今昔
三孔桥边望润河,晴光潋滟唱新歌。
柴王饮马前朝事,今日奋蹄骏杰多。
桃源忆故人(欧阳修体).普善村红薯基地思
思潮忽为红秧酝。往事心头翻滚。
红片红丁红粉。顿顿何须问。
黑馍绿水饥肠润。常凑饭场解闷。
普善村今才俊。薯地雄风振。
注:“绿水”因隔夜红芋茶水呈绿色
【作者简介】秦敬国,50后,安徽省界首市人。现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阜阳诗词学会理事,界首市诗词学会秘书长。
相关阅读
- 1 文化中国行 | 1500+项文旅活动,“五一”请到安徽来!
- 2 2025年安徽省暨合肥市十四岁集体生日示范活动举行
- 3 安徽肥西:游客踏寻三河古镇 邂逅古意盎然
- 4 合肥:文化休闲丰富“五一”假期
- 5 安徽两位新任地级市政府党组书记亮相
- 6 匠心筑梦 服务致远——合肥恒道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 7 匹克集团向阜阳捐赠爱心篮球,助力青少年体育发展
- 8 红色小管家携手小学生:为雷锋雕塑上色,让雷锋精神绽放新光
- 9 兵安消防"汇聚拥军力量,筑牢安全防线"主题活动圆满成功
- 10 深耕国际教育廿六载:余海燕校长的“长期主义”与安徽国际教育样本的崛起 | 安生刻度第6辑
- 11 灵蛇启智逍遥娃,童心翱翔新征程——合肥市逍遥津小学教育集团2025年春季开学典礼暨第八届创意节活动
- 12 “皖美冰雪,逐梦未来”---热烈祝贺安徽省滑雪协会一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成功举行
- 13 合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蓝天一行赴温州交流考察
- 14 金种子酒:被阜阳人抛弃的本地品牌
- 15 阜阳至淮滨高速公路安徽段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