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阳界首砖集镇:推行“一线工作法”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
“干部到家里来给咱解决问题,这是对咱老百姓的帮助呀,多亏了他们三番五次地跑,解决了俺两家心里窝火的土地纠纷,我们都很服气,对处理结果也十分满意!”日前,阜阳界首市砖集镇张老家村村民张恒(化名)高兴地说道。
据悉,多年前,村民张恒和夏敏(化名),两家承包地搭界,因土地边界模糊,彼此都认为自家地被占了一垄。双方互不相让,多次闹到村委会和镇政府。砖集镇党政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安排部署,分析研判,制定措施,召集当事人实地勘察,并对周边邻居进行走访,确定了最初的地边分界。通过现场丈量,为两家重新划清了地界,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调解协议,两家人握手言和。
近年来,砖集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群众无小事”的工作原则,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推行“一线工作法”,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镇班子成员、村书记和信访办、司法所等部门人员参与网格化包保,落实“一案一方案、一案一专班、一案一总结”,用心用力用情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经常看到镇村干部到家里来,或者蹲在田间地头和我们闲谈,了解我们的日常生活情况,对镇村干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对政府有什么要求等,拉近了我们和干部的距离。”在砖集镇,时常听到村民们这样说。
“发生在基层的矛盾纠纷,刚开始往往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如果没有及时介入,很容易激化成大问题。”砖集镇党委书记荣俊伟说,过去往往都是到矛盾纠纷激化时,双方闹得脸红脖子粗地前来寻求帮助,“干部下访”的模式,关键在于如何在矛盾纠纷的初期就发现并介入。同时,砖集镇依托“四事四权”工作法,发挥网格员作用,定期围绕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建立台账,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为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工作目标,砖集镇发动252名村级网格员化身调解员,充分发挥他们人熟、地熟的优势,收集掌握社会矛盾纠纷信息和排查调处复杂疑难纠纷,做群众生活中的“和事佬”,把纠纷化解在“家门口”。
为了提高网格员调解水平,砖集镇创新多项机制,对网格员开展法律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调解员的政策法规理论水平和调解技能,同时建立镇村两级分析研判机制,重点人员成立专班逐一研判,明确防范化解具体措施。
据了解,2023年以来,砖集镇排查受理各类纠纷97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
相关阅读
- 1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普外四科王勇荣获安徽青年五四奖章
- 2 文化中国行 | 1500+项文旅活动,“五一”请到安徽来!
- 3 2025年安徽省暨合肥市十四岁集体生日示范活动举行
- 4 安徽肥西:游客踏寻三河古镇 邂逅古意盎然
- 5 合肥:文化休闲丰富“五一”假期
- 6 安徽两位新任地级市政府党组书记亮相
- 7 匠心筑梦 服务致远——合肥恒道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 8 匹克集团向阜阳捐赠爱心篮球,助力青少年体育发展
- 9 红色小管家携手小学生:为雷锋雕塑上色,让雷锋精神绽放新光
- 10 兵安消防"汇聚拥军力量,筑牢安全防线"主题活动圆满成功
- 11 深耕国际教育廿六载:余海燕校长的“长期主义”与安徽国际教育样本的崛起 | 安生刻度第6辑
- 12 灵蛇启智逍遥娃,童心翱翔新征程——合肥市逍遥津小学教育集团2025年春季开学典礼暨第八届创意节活动
- 13 “皖美冰雪,逐梦未来”---热烈祝贺安徽省滑雪协会一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成功举行
- 14 合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蓝天一行赴温州交流考察
- 15 金种子酒:被阜阳人抛弃的本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