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彩陶烧制技艺:皖北民间的大拙大巧
界首,位于安徽省西北边陲,东汉时王莽、刘秀曾逐鹿于此,留下“王莽追刘秀”的千古史话。在这里,淮河的重要支流颍河穿境而过,遍布于颍河两岸的,是岁月变迁下历经河水冲刷而沉积下来的丰富黄胶泥土层。黄胶泥具有坚韧的弹性和可塑性,便于塑造千变万化的形态,而此也为界首彩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界首彩陶,又称三彩刻花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其工艺传承于唐宋时期的民窑,绵延流传于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其独特的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依然保持了古老的风韵。
关于界首彩陶的诞生有一个古老传说:相传,最初的界首只烧黑陶,生产一些日用品,有一年,唐太宗李世民之父李渊经过界首的"琉璃寺",借住在附近,夜间梦见幡台,上面摆放着绿、黄、白三色陶罐,醒来后,他立即命令附近窑匠做出三色陶。但是由于当时窑匠技艺有限,烧了三天三夜,只烧出了黄、白两色陶罐,想不出做绿陶的办法。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一位铜匠经过窑厂,由于连续多日下雨,铜匠被迫在窑厂内做工,一些铜粉被风吹进窑里,没想到,这些铜粉竟然改变了陶的颜色,生产出来了绿陶。
据说到了清代,界首沙颍河两岸,有13个村子都生产彩陶,形成了有名的“十三窑”。大量的界首彩陶,通过附近的大运河,被运到全国各地,深受百姓喜爱。
追溯界首彩陶的装饰手法演变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即界首彩陶的初始时期,严格地说,这时的陶器不能称为彩陶,而只能叫做素烧陶。由于缺乏生产工具,先民们只能用聪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揉泥作料,盘泥造型,用柴草低温烧制出没有釉彩的素烧陶;用泥条盘筑而成的陶器,自然而成的条纹便成为独具美感的装饰纹样。
第二时期,即界首彩陶的刻花期。此时,先民们已经开始使用陶轮,借用双脚的外力使陶轮匀速转动,置泥于轮上,双手巧妙用力,拉出造型千变万化的陶胎;晾干后,施白土于胎面,再晾至半干,以铁签或竹签刻画花鸟鱼虫于胎面,再施铅土诸釉,晾干并置于窑内,柴火烧至三四天,即得晶莹三彩彩陶。其刻画内容,多为自然界之花鸟,又因其坛罐颈部或底部均刻有以花为主题的二方连续图案,故称之为刻花陶;陶胎窑烧后呈赭红色,配饰翠绿和土黄釉色,自然形成三彩釉,二者合一即为三彩刻花陶。
第三时期,界首彩陶刻画期,从第二时期始经过数百年的实践,陶器艺人们逐渐丰富了彩陶的刻划题材。除花鸟鱼虫外,诸如《破洪州》、《战秦琼》、《铡美案》等等传统戏剧场景也"搬"上了陶坛;在表现技法上,运用了剔、刻、刮等手法,使画面色彩更加丰富,刻划主题更加鲜明。这一时期的彩陶装饰技法一直沿续至今。其装饰技法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刻划工具的特殊性。以刀、针代笔,剔、刻、刮并举,使画面产生黑、白、灰艺术效果;这一传统技艺目前在国内制陶界尚无他例。二是区域民间艺术的兼容性。界首彩陶的装饰艺术特色既有当地木版年画的线刻表现形式,又吸收了界首剪纸线面结合的特点,艺人们信手刻画,毫无雕凿之匠气。
界首民风淳朴,文化底蕴丰厚。界首彩陶吸收当地比较盛行的木版年画和剪纸贴花的装饰技法和纹饰内容,创作题材除了以花、鸟、鱼等为对象以外,还着重吸取了传统戏曲中的艺术元素,生动表现一幕幕戏曲场景,在创作中不拘泥于对外形的刻画,更注重刻画对象的神态特征表现。
在烧制方面,界首彩陶制作先除潮,然后素烧,温度一般在摄氏700至800度,成品为砖红色的刻画陶,素烧后可以釉烧,即涂以含铅、二氧化硅、粉土的釉料后放入陶制的匣钵内,逐渐加大温度,达到摄氏1000至1050度,烧两天两夜,成品为红底白花的界首彩陶。
界首彩陶的造型多以圆形为主,据考证,具有圆形特征的决定因素有两点。其一,源自于这里的民间风俗。"陶"有"掏"之谐音,"圆"有" 团团圆圆"之寓意,二者结合,即为掏个团团圆圆。解放前,淮河中游一带盛行嫁娶之时女方必陪嫁一件三彩陶坛的习俗,圆形的陶坛上刻有牡丹、梅花喜鹊、莲花鲤鱼等内容,牡丹象征富贵、梅花喜鹊寓示喜上眉梢、莲花鲤鱼则有连年有余之意,这些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无一不体现当婚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二,圆形陶器要比其它形器的容量大,实用性更强,而且,在烧制过程中,圆形陶器不易变形。
界首彩陶体现了农民敦厚朴实的性格和大拙大巧的审美意趣,反映了中国民间艺术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审美趋向。这样的艺术品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就珍藏有界首三彩刻画陶。界首彩陶鲜艳夺目,色彩丰富,颇受欧洲人的欢迎,建国不久,很多国家领导人喜欢带着界首彩陶,送给苏联、东欧等一些国家要员。彩陶制作技艺是不传外姓的,制作彩陶时,不准外姓人观看。如果家族子弟想学习的话,只让他们自己观看制作过程,然后自己去做,全靠自己摸索,做不好还要挨打。当制作出来的彩陶有七成相似,证明自己有一定"天分"后,祖辈才开始给予指点。据说,学成这项技艺,最少也需要三年,有的还可能学不会。
2007年,界首市的王京胜、卢群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随后,界首彩陶老艺人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变了以前“只传内,不传外”的传统观念。
但界首彩陶制作工艺复杂、人手少,生产速度非常慢,产品烧制的成功率只有50%左右,给市场化运作带来很大困难。刘玉建说,为解决传承发展中的难题,界首对彩陶老艺人及传承人实行政府津贴和医保体制,建立继承人选定制度,筛选出一批有一定美术功底、又有志于彩陶事业的年轻人,通过彩陶艺术学校或培训班等形式,组织老艺人“以师带徒”,让他们早日掌握这门传统技艺。(中华网文化综合)
下一篇: 安徽著名山水画家韩阳溘然长逝
相关阅读
- 1 “爱心帮扶手拉手,我为环卫工人送清凉”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十八岗村
- 2 徽风皖韵,翰墨飘香——合肥翰林书画院传统文化艺术交流会成功开展
- 3 书香助残 共绘残疾人多彩生活
- 4 筑梦前行 共赢未来 合肥市永康商会18周年庆典活动隆重举行
- 5 温情回归 商行天下 安徽省合作交流办与安徽省社会组织总会联合组织安徽省温州商会企业归乡寻商机谋发展
- 6 业精于勤、人长于志 ——沈玉良书法艺术赏析
- 7 安徽省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暨全国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CCF TEC专项赛)启动仪式举办
- 8 淮北临涣:一碗棒棒茶,飘香600年
- 9 皖湘温商聚长沙,交流互鉴共发展
- 10 安徽阜南县:亲情重逢遇行政障碍,聋哑人认亲现场突现不和谐
- 11 瑶海区领秀公益、乐善公益等单位联合开展“百年芳华博盛世,青春不悔谱华章”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
- 12 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及红旗出版社莅临中共温州市在皖温州商会工作委员会调研
- 13 首场“皖美合声” 演讲朗诵沙⻰之“缤纷春色” 经典诵读活动成功举办
- 14 合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蓝天一行赴温州交流考察
- 15 金种子酒:被阜阳人抛弃的本地品牌